中山大学团队BMJ子刊最新研究:血脂水平异常增加这类眼病患病风险,或导致视力丧失

2025-02-13 梅斯学术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UK Biobank是重要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员借此探究血脂与青光眼关联性,发现HDL-C与青光眼发病风险正相关,LDL-C、TC、TG与之负相关,为青光眼防治提供新见解。

UK Biobank是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之一,拥有超过50万参与者的庞大数据信息,覆盖了广泛的疾病类型。汇集了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表型数据(包括血压、血糖、胆固醇等生理指标)、生活方式数据(饮食习惯、运动频率、吸烟饮酒等)、影像学数据(MRI、CT等)和医疗记录(参与者的历史病历、用药记录、手术史等)等海量数据,使得研究者可以从多维度进行综合、深度分析。并且其数据是长期追踪的,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健康状况的演变,是一座还未被大肆开采的“金矿”。

UK Biobank数据库的相关研究目前在PUBMED检索到2023年发文数有2782篇,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年发表了3718篇,2025年截至目前已发布548篇。现在挖UKB数据库,实现高分文章量产不是梦!毕竟无论从样本量还是数据质量来看,UKB数据库都可以说是公共数据库中的龙头老大了。

图片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在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英国眼科杂志)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serum lipids and glaucoma: a cohort study of 400 229 UK Biobank participants”的研究论文,探究了血脂与青光眼的关联性,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为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图片

一、研究背景

如果你经常感到头痛、眼睛胀痛并且视力逐渐模糊,那可能正在遭受“青光眼”的疾病之苦。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青光眼是全球最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以病理性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致盲率大约在5%-20%左右,预计到2040年将影响约1.12亿人。目前已知的青光眼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眼压(IOP)升高和家族遗传。探索其他潜在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全球青光眼患病负担。

血脂异常与多种眼病相关(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也是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有关血脂水平与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一直存在争议。所以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血脂水平与青光眼的关联性,为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二、研究方法

UK Biobank数据库记录了2006年至2010年间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的超过50万名参与者的全面健康数据。据此,研究员们首先进行了血脂水平评估(如HDL-C、LDL-C、TC和TG等);确定和排除青光眼患者及其他影响因素(如有青光眼手术或激光治疗史等);然后进行了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根据HDL-C、LDL-C、TC和TG等多基因风险评分,分析探究血脂与青光眼之间的关联性;并进行了协变量评估,收集广泛的潜在混杂因素(如种族、吸烟、饮酒、药物使用、腰臀比、血压等因素)进行调整;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Cox比例风险模型等进行评估分析,并辅以分层分析、敏感性分析以确定结果的稳健性。

图片

图1:流程图

三、结论

1、基线特征

研究共计纳入了502,364名参与者,排除了8,850名青光眼患者、9,733名疑似青光眼患者以及83,552名因血脂或协变量数据缺失的参与者后,最终纳入400,229名参与者。在平均14.44(13.73-15.12)年的随访期间,共有6,868名(1.72%)参与者患有青光眼。

与未患病参与者相比,青光眼患者具有以下特征:年龄较大、Townsend剥夺指数较低(用来评估社会经济地位)、HDL-C水平较高、LDL-C水平较低、腰臀比较高(中心性肥胖)、曾经吸烟但从不饮酒、使用他汀类药物、并且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等。

2、血脂与青光眼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研究员们首先通过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HDL-C水平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正相关(HDL-C每增加1个标准差,青光眼发病风险增加5%),LDL-C水平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负相关(LDL-C每增加1个标准差,青光眼发病风险降低4%),这与单变量模型结果一致;而在单变量分析中,TC和TG与青光眼无显著关联,加入年龄和性别的多变量模型中,关联呈显著负相关(TC每增加1个标准差,风险降低3%;TG每增加1个标准差,风险降低4%)。

图片

图2:血脂与青光眼的关联性分析

接下来,研究员们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了血脂水平-青光眼的潜在非线性关系。HDL-C水平较高时,青光眼发病风险增加;LDL-C水平在3.50mmol/L之前,青光眼发病风险相对平稳,之后逐渐下降;TC水平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倒U型关系(TC约为5.28mmol/L时风险最高,随后下降);TG水平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U型关系(TG约为2.45mmol/L时风险最低)。

图片

图3:RCS分析

3、血脂多基因风险评分与青光眼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然后,研究员们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随着HDL-C遗传风险增加,青光眼发病率逐渐上升(HDL-C遗传风险每增加1个标准差,青光眼发病风险增加5%)。而LDL-C、TC和TG的多基因风险评分与青光眼无显著关联。

4、其他分析

此外,研究员们发现载脂蛋白A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载脂蛋白A每增加1个标准差,风险增加6%);载脂蛋白B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载脂蛋白B每增加1个标准差,风险降低5%)。TC/HDL-C、LDL-C/HDL-C和TG/HDL-C比值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负相关。

5、年龄、性别和青光眼类型的分层分析

随后,研究员通过年龄的分层分析发现,血脂与青光眼的关联仅在55岁以上的参与者中持续存在,而在40-55岁参与者中无显著关联。55岁以上的参与者,其HDL-C、TG水平与男性青光眼发病风险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女性参与者无显著关联);LDL-C和TC水平仅与女性青光眼发病风险均呈负相关。

并且研究员通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继发性青光眼的分层分析发现,TG仅与POAG发病风险相关;LDL-C、TC与POAG/PACG的发病风险无显著关联;HDL-C与POAG/PACG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血脂水平与继发性青光眼发病风险无显著关联。也就是说,血脂水平与分层变量(如年龄、性别和青光眼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6、敏感性分析

最后,研究员们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了调整(如排除药物使用、眼压等潜在混杂因素)后血脂水平与青光眼的关联性。发现HDL-C仍然与青光眼呈正相关;LDL-C、TC和TG仍然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其关联强度和方向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来源:

Ma Y, Wu Y,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erum lipids and glaucoma: a cohort study of 400 229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Br J Ophthalmol. 2025 Feb 4:bjo-2024-326062. doi: 10.1136/bjo-2024-32606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0458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717, encodeId=3cc42251e179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7d98931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青光眼#</a> <a href='/topic/show?id=43ed1080e96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UK biobank#</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079, encryptionId=43ed1080e969, topicName=UK biobank), TopicDto(id=98931, encryptionId=a17d9893166, topicName=青光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Feb 13 00:39:28 CST 2025, time=2025-02-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Cell:重复多态性是青光眼和结直肠癌最高遗传风险位点的基础

本文结果揭示了非编码 VNTR 在人类健康和基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此前并未得到重视。

孙兴怀/雷苑/陈小元/范文培团队A​CS Nano:新一代双效能一氧化氮供体药治疗青光眼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和雷苑教授团队,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团队,中国药科大学范文培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新一代具有抗硝化功能的一氧化氮供体纳米药物。

JAMA Ophthalmol: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或青光眼患者跌倒和骨折的风险研究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患有白内障、黄斑变性或青光眼的人与没有这些眼病的人相比,是否有更高的跌倒或骨折的相对风险。

Cell子刊:中山大学张秀兰/李飞等团队合作开发治疗青光眼的新策略

,该研究表明CRISPR-Cas9介导的睫状体碳酸酐酶2缺失能够治疗青光眼。

美国化学会志JACS重磅发布:光触发NO与CO同步释放的“气体华尔兹”疗法助力青光眼治疗

上海科研团队开发光触发青光眼治疗新方法,“气体华尔兹” 疗法利用 NO 和 CO 协同作用,通过设计 CND570 分子实现光触发级联释放,为青光眼治疗提供新方案,展示跨学科协作成果。

GCIPL和cpRNFL较快的的变薄率,会导致更高的青光眼风险!

本研究发现,较快的GCIPL和cpRNFL变薄率与发展视野性青光眼的风险较高有关。cpRNFL变薄率,特别是GCIPL变薄率可能是监测疑似青光眼的有用措施。

JAMA Ophthalmology:小儿晶状体切除术后,需持续监测青光眼相关不良事件

手术时年龄较大的假性无晶体儿童,在晶状体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青光眼相关不良事件的频率较低。在任何年龄段的人工晶体切除术后,都需要持续监测青光眼的发展。

常见病如何选题?看美国在研的170项青光眼基金,你就会脑洞大开!(2024)

我们仅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在研青光眼相关项目进行梳理,希望给同仁们的选题思路提供一点启发。

Adv Sci:温州医科大学池在龙团队揭示外周血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全身调节机制

该论文首次揭示了血浆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PDEV)在青光眼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可行性及青光眼全身系统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为青光眼分子诊断和视神经损伤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