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王永军教授团队《Biomaterials》:锰基纳米佐剂激活STING通路重塑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5-04-05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肿瘤疫苗开发面临抗原免疫原性不足等难题,沈阳药科大学王永军教授团队在《Biomaterials》发文,通过设计锰掺杂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平台,为肿瘤疫苗困境提供突破方案,有临床转化前景。

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如何有效激活细胞免疫应答始终是科学家们攻坚的关键难题。肿瘤疫苗因其独特的优势备受瞩目——它不仅能精准识别癌细胞,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还能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然而,肿瘤疫苗的开发却面临三座大山:抗原本身免疫原性不足、递送效率低下以及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传统铝佐剂(Alum)虽能诱导抗体反应,却T细胞应答无能为力还常引发局部疼痛;而新一代的佐剂配方复杂、成本高昂及潜在毒性等不足,临床应用受限。肿瘤疫苗面临的这些挑战亟需破局之道。

沈阳药科大学王永军教授团队发表于《Biomaterials》的最新研究,通过创新设计锰掺杂层状双氢氧化物(MLDHs)纳米平台,为这一困境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OVA/MLDHs能够精确靶向淋巴结,被树突状细胞高效摄取和交叉呈递,激活细胞免疫响应,同时中和肿瘤微环境酸性并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

图片

【文章要点】

通过水热法合成出两种锰掺杂的自佐剂纳米材料Mn-MgAl-LDHMLMA)和Mn-MgFe-LDHMLMF),其粒径控制在100 nm左右,表面显正电性。纳米颗粒在皮下注射后能高效富集于淋巴结,被树突细胞摄取,在胞内通过“质子海绵效应”爆破内涵体,将Mn²和抗原释放到胞浆,激活STING通路并通过MHC I类交叉呈递抗原。实验数据显示,MLMF处理组的H-2Kb-SIINFEKL复合物表达量达到游离抗原的2.5倍,共刺激因子C80CD86的表达也显著上调。

图片

1  自佐剂纳米系统靶向淋巴结

金属离子的精准配伍赋予了这一平台独特的免疫调控能力。研究发现,含铁的MLMF能强力驱动Th1型免疫应答,使肿瘤中CD8T细胞浸润增加2.5倍,并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而含铝的MLMA则更倾向于诱导Th2反应,产生高滴度IgG1抗体。这种"金属离子精准编程"特性为个性化肿瘤疫苗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在B16F10-OVA黑色素瘤模型中,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图片

2OVA/MLDHs激活抗肿瘤免疫响应

研究进一步将MLMF与血管破坏剂DMXAA联用,展现出惊人的协同效应。装载DMXAA的纳米颗粒在肿瘤核心区引发"血管风暴",通过上调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导致肿瘤血管网络崩溃。病理切片显示,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面积达到单药组的3倍,最终实现97%的原位肿瘤抑制率。这种"免疫激活+血管破坏"的双轨策略,为肿瘤疫苗联合疗法提供了新范式,临床转化前景令人期待。

图片

3  OVA/MLDHs平台联合DMXAA用于肿瘤治疗

MLDHs采用绿色水热法制备,每克成本不足百元,且动物实验显示其安全性良好——主要脏器无蓄积,肝功能指标完全正常。

展望

随着对金属离子免疫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科学家们正开启纳米材料"智能"激活免疫系统的新篇章。该项研究不仅为肿瘤疫苗开发面临的“三座大山”提供解决方案,更开创了通过无机材料化学组成精确调控免疫反应的新方向。这种模块化设计的纳米平台不仅适用于肿瘤疫苗,还可拓展至传染病防控领域,有望成为下一代疫苗的通用平台。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221, encodeId=052e22592210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eb18301e4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疫苗#</a> <a href='/topic/show?id=2040121841b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纳米平台#</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1841, encryptionId=2040121841bd, topicName=纳米平台), TopicDto(id=83017, encryptionId=8eb18301e40, topicName=肿瘤疫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05 18:04:37 CST 2025, time=2025-04-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肿瘤疫苗+PD1,黑色素瘤患者完全缓解率45%!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12月15日,IO Biotech公司宣布FDA授予其开发的肿瘤疫苗IO102和IO103联合抗PD-1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转移性黑素瘤突破性疗法资格。

超10款有望“治愈”肿瘤疫苗已在路上,或开创癌症治疗新时代

下面小编就结合全球肿瘤疫苗的研发管线,盘点一下研发进度相对靠前的部分肿瘤疫苗。

大咖谈 | mRNA肿瘤疫苗

本报告综述了肿瘤疫苗的发展历史以及目前的现状和局限,以及利用修饰核苷酸进行体外mRNA合成和脂质纳米颗粒进行体内递送这两大关键技术对于mRNA疫苗实现体内应用的突出贡献。

基于“暗抗原”开发现成的肿瘤疫苗和CAR-T疗法

11月9日,初创生物技术公司Ervaxx的首席科学官Ray Jupp博士在第34届癌症免疫治疗协会(SITC)年会上展示了该公司牵头项目的数据。这篇题为《发现免疫原性的ERV(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衍生抗原作为黑色素瘤的靶点》的海报,是Ervaxx专有的EDAPT™平台生成的数据的首次发表,支持开发治疗性的、现成的黑色素瘤疫苗。 Ervaxx成立于2019年,日前,在伦敦以1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启

五类肿瘤疫苗箭在弦上,开启肿瘤治疗新时代

随着对肿瘤和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肿瘤新抗原疫苗即将拉开精准治疗的序幕。虽然在研发和应用的路途上异常艰辛,但随着对新抗原研究的持续深入和DC细胞、DNA、RNA等疫苗的不断尝试后获得的积极反馈,

北化徐福建、赵娜娜、申鹤云《ACS Nano》:两亲性聚氨基酸纳米疫苗介导的高效肿瘤免疫治疗

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开发含抗原 - 光热剂与纳米佐剂的肿瘤疫苗 OMPP,可触发 TAAs 释放、改善免疫抑制 TME,在黑色素瘤模型中有抗肿瘤和防复发效果,为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远大医药创新mRNA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国内IND获批,或填补HPV阳性肿瘤治疗市场空白

在HPV持续威胁公众健康且缺乏有效安全有效治疗方案的背景下,mRNA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或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更优的治疗手段。

Angew Chem Int Ed Engl:郭俊凌教授团队在多酚基全细胞肿瘤疫苗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肿瘤疫苗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新型免疫治疗方式,通过利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引发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实现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肿瘤疫苗的有效性依赖于有足够多数量的肿瘤抗原对先天免疫系统的刺激,够实现抗原交

安医大/合工大/中大最新AFM:胶体水凝胶可敏化微波消融诱导原位肿瘤疫苗和调节先天/适应性免疫治疗

本研究强调了胶体水凝胶致敏MWA治疗与aTIGIT治疗相结合的潜力,有望作为原位癌症疫苗接种的一种有前途的临床策略。

Vax-Innate:激活先天免疫优化肿瘤疫苗

免疫疗法用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杀肿瘤。阐述现有肿瘤疫苗临床结果、静脉注射疫苗优势、重塑 TME 策略,提出 “Vax - Innate” 模式,强调考虑免疫景观对优化疫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