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导致骨髓抑制?一文理清治疗思路!

15小时前 梅斯血液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化疗致骨髓抑制影响患者健康,机制涉及造血细胞衰老等。其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依症状选择药物,输血等方式 。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其副作用之一——骨髓抑制,却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骨髓抑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表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的机制

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的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方面:造血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s)的衰老、凋亡, 造血微环境(HM)的破坏,信号通路的异常。HSCs衰老是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关键机制。虽然化疗药物作用强,但特异性差,所以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时候,也会损害人体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由于骨髓细胞增殖能力强,但是分化程度低,所以易受化疗药物影响。HM被破坏,正常的信号通路受影响,造成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凋亡,尤其是HSCs的增殖以及分化功能被抑制,细胞增殖周期紊乱,引起造血调控的失衡,从而导致骨髓抑制。与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所不同的是,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会阻碍PARP1和PARP2作用的发挥,阻止PARP1与损伤的DNA解离,骨髓HSCs凋亡,尤其是红系祖细胞;PARP2被抑制,红系祖细胞分化受损,红细胞生存时间变短,出现贫血。免疫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与免疫治疗药物抑制骨髓HSCs相关。

二、骨髓抑制的表现

骨髓抑制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的减少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因为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贫血:红细胞减少会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引起疲劳、头晕等症状。

三、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

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类型:不同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程度不同,剂量越高,骨髓抑制的风险也越大。

患者的年龄和一般状况:年龄较大或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

先前存在的骨髓疾病:如骨髓炎、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可能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差异可能影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四、骨髓抑制的治疗

1.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常用防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为G-CSF,有短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长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2种。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在第1次接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治疗24h后,预防性使用G-CSF以防止发热。二级预防是患者既往进行化疗后,未使用G-CSF而出现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下一周期治疗24h后使用G-CSF。G-CSFF对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也有防治意义,但是仍需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与rhG-CSF相比,PEG-rhG-CSF临床疗效更好,使用更便利,既降低注射痛苦,又减少治疗费用,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临床研究表明,rhG-CSF可加速粒系HSCs的分裂、分化和成熟,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加,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严重程度,缩短持续时间,降低发热率,疗效确切。口服升高白细胞的西药如鲨肝醇片、利可君片、维生素B4等也可辅助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疗效不佳。

2.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常为输注血小板和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及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RA)罗米司亭、阿伐曲泊帕、艾曲泊帕、海曲泊帕、芦曲泊帕等为常用药物。研究显示rhTPO比rhIL-11更快更好更安全地提升血小板数值,同时预防性给药可降低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罗米司亭和阿伐曲泊帕虽然使用时间短,但是临床试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血小板既快又有效,但一般只有血小板计数≤10×109/L时才能输注血小板。当出现发热、坏死性肿瘤的时候,即使血小板计数>10×109/L时,仍需要及时输注血小板,临床诊疗时应灵活处理。观察显示咖啡酸片联合艾曲泊帕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靶向治疗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可参照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免疫治疗药物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需要区别不同 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需要掌握与原有治疗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

3. 贫血的治疗

贫血的常见治疗有输血、铁剂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其 中EPO是最常用的ESAs。当血红蛋白≤100g/L时,开始使用  EPO;当血红蛋白≥120g/L时,应减少甚至停止使用 EPO。轻中度贫血患者使用 EPO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同时适当静脉注射蔗糖铁。重度贫血或严重缺氧状态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贫血才进行输血治疗。贫血应对因治疗,如果是因为缺铁造成的贫血,口服硫酸亚铁等铁剂效果明显,但如果是铁利用障碍导致贫 血的肿瘤患者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参考文献:朱荟萃,杨静.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 16(4):245-24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377, encodeId=b52822623e78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df233544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化疗#</a> <a href='/topic/show?id=52ca1019e4b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骨髓抑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3544, encryptionId=adf23354483, topicName=化疗), TopicDto(id=101974, encryptionId=52ca1019e4bb, topicName=骨髓抑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26 21:14:02 CST 2025, time=9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9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JAMA | 高危早期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免疫治疗:ALEXANDRA/IMpassion030 随机临床试验结果

对于高危早期 TNBC 患者,在术后化疗中添加阿替利珠单抗并不能降低复发或死亡风险。因此,目前不推荐将阿替利珠单抗用于术后 TNBC 治疗。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探索更有效的 TNBC 治疗策略。

多种化疗类型和药物分类,你都了解吗?

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方法,尽管同属化学治疗,但在目的、时机、适用人群及效果上存在差异。

Cancer Cell |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II期PLATINUM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在不使用顺铂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且毒性较低。

Ann. Oncol:Dato-DXd显著延长HR+/HER2-乳腺癌无进展生存期:TROPION-Breast01试验最新结果发布

该研究旨在评估Dato-DXd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ICC)在既往治疗过的不可手术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Dato-DXd在无进展生存期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CA“神刊”全球首篇临床试验论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揭示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或将改写鼻咽癌治疗格局

本研究表明,基于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的“缩小体积”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展现出与传统常规体积放疗相当的局部控制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放射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给药顺序,快收藏!

本文系统梳理了20种临床常用联合化疗方案,解析其作用原理与注意要点,以供交流!

【论著】| 洛铂HIPEC联合最佳支持治疗腹腔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单臂研究

洛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恶性腹水患者疗效肯定,患者生存获益,安全性良好。CA12-5可能是预后不良的良好预测因素。

常用抗肿瘤药物使用前预处理规范,一文总结(附速查表)

2023 年《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表明预处理对化疗意义重大。不同化疗药物预处理方案各异,需贯穿化疗全程,临床应依药物特性等调整策略,医疗机构应构建标准化流程并借助信息化系统管控风险。

Cancer Cell |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突破:化疗与PD-L1阻断剂联合疗法的独特细胞机制

免疫检查点阻断与化疗相结合显示了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前景,但其机制不明确。该研究阐明了PTX(紫杉醇)与Nab-PTX(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联合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差异,强调药物选择在联合治疗中的重要性。

这三类肿瘤患者告别化疗,2025 NCCN 指南重大变革

本文将结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 150 例真实病例,为大家拆解临床决策中的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