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我国学者揭示人工耳蜗植入新发现,9 年为儿童听力康复关键节点
2025-04-18 AlexYang MedSci原创
开机后长达9年的时间内,接受耳蜗植入的儿童在听觉言语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因此,耳蜗植入显著提高了听力损失儿童的听觉言语和空间听觉能力。此外,建议将植入后9年作为是否进行设备更换的重要参考阶段。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人类致残性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它常伴有先天性内耳畸形、面神经暴露、耳蜗纤维化或位置变异。双耳聋比单耳聋患者所残留的听力情况更差,且助听器干预的康复效果也更不理想。人工耳蜗(CI)已被证明是治疗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干预措施。人工耳蜗是一种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通过电信号刺激残余听神经而产生听觉。目前,关于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听觉言语能力和空间听觉质量评估的长期研究较少。此外,关于多少年后应校正或更新设备的临床指南也很缺乏。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田成华和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杭州市五云山医院的研究人员评估了耳蜗植入对听力受损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和空间听觉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听力受损患者制定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计划以及设备更新时间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人员将406名1至13岁的听力受损患者分为六组:1-3岁组(7人)、3-5岁组(34人)、5-7岁组(62人)、7-9岁组(94人)、9-11岁组(138人)和11-13岁组(71人)。研究人员使用听觉表现分类(CAP)、言语可懂度评级(SIR)和中文版言语、空间和其他听觉质量量表-家长版(SSQ-P)评估听觉言语能力和言语空间听觉质量,并比较了耳蜗植入患者开机后1-3年、3-5年、5-7年、7-9年、9-11年和11-13年的听觉和言语能力。
结果显示,开机后1-9年内,耳蜗植入使用时间越长,听力受损患者的听觉能力和言语可懂度评分越高(p < 0.001)。SSQ-P问卷中的言语感知和听觉质量维度也有显著改善(p < 0.001)。听力受损患者的听觉能力、言语可懂度和言语空间听觉质量在开机后9-13年内呈下降趋势。听觉能力会影响言语感知,言语功能影响言语感知和听觉质量两个维度。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受损患者的SSQ-P评分及各项目得分
该研究结果表明,开机后长达9年的时间内,接受耳蜗植入的儿童在听觉言语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因此,耳蜗植入显著提高了听力损失儿童的听觉言语和空间听觉能力。此外,建议将植入后9年作为是否进行设备更换的重要参考阶段。
人工耳蜗植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和言语能力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配合良好的长期康复训练。目前,关于人工耳蜗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植入患者在使用多年后是否需要升级体外机或重新植入新装置,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仍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以评估设备更新的最佳时间范围。
原始出处:
Quan X, Ying J, Lu W, Wu D, Tian C. Assessment of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cochlear implantation in hearing impaired patients: auditory-verbal and spatial hearing abilitie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5 Mar 7. doi: 10.1007/s00405-025-09237-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05309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能力# #空间听觉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