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原花青素B2通过抑制caspase-1/GSDMD介导的焦亡来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功能障碍

2025-02-25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评价原花青素B2(PB2)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损伤的治疗潜力及其可能机制。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微血管并发症,是全球成年人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视网膜缺血缺氧可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和增殖膜形成,最终导致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危及视力的并发症。然而,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形成视网膜血管内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对维持血管功能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事件,探索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有效方法是预防DR发生的关键。

视网膜氧化应激升高与慢性高血糖相关,被认为在DR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受干扰的氧化还原状态反过来有助于炎症的激活,其中促炎因子(包括TNFα, IL-1β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升高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和随后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几种类型的细胞死亡,如凋亡、坏死和自噬,在DR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另一种炎症形式——焦亡也被发现与DR的发生有关,但焦亡在DR中的确切作用仍然难以捉摸。因此,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干预可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并代表了预防DR发展的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在传统中医(TCM)中,葡萄籽(Vitis vinifera)被认为可以滋养肝肾、改善血液循环,这与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需求相一致。原花青素是一组主要存在于葡萄籽和其他天然来源中的生物活性多酚,具有抗氧化和血管保护等特性。原花青素B2(PB2)是葡萄籽中的一种重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和血管保护作用。然而,PB2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未得到充分研究。原花青素B2(PB2)是黄烷-3-醇-表儿茶素的二聚体,是最普遍存在的原花青素,是多酚类化合物的一个亚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B2对炎症和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相关的肝脂肪变性和糖尿病肾病)有有益的作用。然而,PB2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评价原花青素B2(PB2)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损伤的治疗潜力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研究了高糖条件下内皮细胞和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焦亡现象。PB2对焦亡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体外实验来评估细胞增殖、迁移和管形成。利用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评估视网膜血管完整性,重点研究PB2对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结果:PB2通过抑制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显著抑制高糖环境下内皮细胞的焦亡。这种抑制增强了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的形成。在糖尿病小鼠中,PB2治疗通过减少焦亡和保持视网膜血管完整性,有效地缓解了视网膜微血管功能障碍。

结论:原花青素B2可以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原花青素B2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caspase -1/GSDMD通路抑制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内皮细胞和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的焦亡。由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有益作用,原花青素B2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预防DR的天然药物

原始出处:

Ouyang PW, Wu YN, Gu SS, et al. Procyanidin B2 attenuates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via inhibition of caspase-1/GSDMD mediated pyroptosis.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 2025. doi:10.1016/j.jep.2025.11952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399, encodeId=c1ad22533997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fa5304560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内皮细胞#</a> <a href='/topic/show?id=b029e6713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a> <a href='/topic/show?id=bd5be79563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细胞焦亡#</a> <a href='/topic/show?id=aa2b105013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GSDMD#</a> <a href='/topic/show?id=24891245e34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原花青素B2#</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5013, encryptionId=aa2b10501383, topicName=GSDMD), TopicDto(id=30456, encryptionId=0fa5304560d, topicName=内皮细胞), TopicDto(id=124573, encryptionId=24891245e34c, topicName=原花青素B2), TopicDto(id=76713, encryptionId=b029e671390, topicName=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TopicDto(id=77956, encryptionId=bd5be795632, topicName=细胞焦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24 17:25:00 CST 2025, time=2025-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CI:肺间充质中过度活跃的 mTORC1 诱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肺血管重塑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分子机制,特别是LAM细胞如何影响ECs,从而导致肺血管的异常改变。

Circulation 上海胸科医院何奔教授/中科院周斌研究员揭示动脉稳态和疾病中内皮细胞增殖情况及调控机制

该项工作利用双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一种可以长时程不间断捕捉体内内皮细胞增殖的技术,揭示了在稳态、高血压和糖尿病状态下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

【综述】内皮细胞诱导脑动静脉畸形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综述重点阐述了内皮细胞在bAVM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Immunity:天津医科大学刘强/艾玎/周洁合作揭示了中风后血管事件复发风险增加的详细机制,并阐明了其治疗靶点

该研究表明脑缺血引起内皮细胞的系统性Notch1活性,从而驱动动脉粥样硬化。

ATVB 南通大学刘东教授团队基于活体成像解码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内皮细胞行为

南通大学刘东教授团队建立高糖损伤微血管内皮动物模型,发现高糖通过 foxo1a - klf2a 途径诱导斑马鱼微血管内皮细胞核聚集和细胞异常迁移,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机制及药物研发提供新视角与模型。

J Ethnopharmacol:瓜蒌薤白药对通过调节Nrf2介导的铁死亡,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HUVECs损伤

探讨瓜蒌-薤白(GLXB)药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内皮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Circ Res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王敏教授团队合作揭示mTORC1信号通路在脑血管畸形发病中的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深入探索脑内皮祖细胞在CCM病变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mTORC1信号通路在CCM发病中的新机制。这不仅为CCM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针对CCM的靶向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Circulation:内皮细胞对自噬的反应异质性驱动了肺动脉高压中小血管的肌化

研究发现,自噬激活通过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导致小血管肌化,进而驱动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王贵学/邱菊辉教授团队揭示TET1s调节内皮细胞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内皮表型

该项研究旨在研究TET1s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TET1s在调控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易感表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的保护作用。

论文解读| Guixue Wang/ Juhui Qiu教授团队揭示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吞噬凋亡细胞碎片的新角色

本研究通过单细胞和批量RNA测序分析,揭示了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吞噬凋亡细胞碎片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