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共識聲明由代表西班牙放射腫瘤學會(SEOR)的GINECOR工作組制定。鑒于缺乏外陰癌治療的前瞻性數據,本文提供了外陰癌放射治療的最新綜述和一系列專家的共識性建議。
2024-02-08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放射防護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制定了中國臨床實踐指南,指導放射性膀胱損傷的診斷和治療。
2024-01-08
食管癌是我國的高發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居第六和第五位。放療在食管癌綜合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多學科團隊的規范診療是基礎,本文為中國醫師協會放射腫瘤治療醫師分會發布的中國食管癌放射治療指南。
2023-12-25
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使他們更容易完成治療。因此,全面和準確的評估對于為已經出現癥狀的患者制定整體和個性化的治療計劃至關重要,早期干預是重中之重。
2022-05-20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高水平表達是放射性腦壞死(cerebral radiation necrosis, CRN)發生的
2022年4月,歐洲核醫學協會(EANM)發布了放射性藥物的質量風險管理指南。本文是對EANM現行良好放射性藥物指南的補充,目的是為放射性藥物的質量風險管理提供指導。
2020-10-30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報道,2015 年我國原發性肝癌新發患者46. 6 萬例,死亡42. 2 萬例,超過世界原發性肝癌發病總例數的一半。為此,許多肝癌治療相關學會都制訂了原發性
2020年3月,美國放射治療及腫瘤學會(ASTRO)發布了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指南,近期發表的幾項Ⅲ期試驗對小細胞肺癌傳統放射治療(RT)提出了挑戰。本文回顧了局限期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胸部放射治療以及
2019-07-30
隨著放療技術的快速發展,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及圖像引導技術在食管癌治療中得以廣泛應用。腫瘤治療藥物進展也很快,但與放療聯合的最佳方案包括化療、靶向或免疫及放射增敏劑仍需深入研究。我國食管癌在病因學、病理類型、高發部位等方面與歐美國家差異巨大,因此,歐美國家有關食管癌放療的指南無法滿足我國臨床實踐。《中國食管癌放射治療指南》的制定將填補這一空白,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推廣應用并依據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更新,
2018年11月,美國近距離放療學會(ABS)發布了電子近距離放射療法共識聲明,近距離放射治療可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傳統治療多采用低劑量率高劑量率技術進行,電子近距離放射治療已經成為一種潛在的治療選擇。本文主要針對電子近距離放射療法提供共識聲明。
2013-05-01
介入放射學技術在我國開展巳有30年歷史,巳成為目前診斷和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介入手術創口、創傷較小,越來越受到醫師和患者的歡迎。當前介入手術與外科手術一樣也存在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不合理現象,如使用率偏高、用藥時間不合理、療程過長等,需進一步規范管理,加強培訓,加大干預力度,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2010年美國介入放射學會提出了介入診療的抗菌藥物使用指南。近幾年來,我國衛生部頒布了 一系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