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
植入性胎盤譜系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PAS)與孕產婦不良母體結局高度相關,如產后嚴重大出血、圍產期子宮切除術、鄰近器官受損和死亡等。2020年美國腹部放射學會(S
2022-08-01
本文對共識中推薦的 PAS的 MRI征象進行詳細解讀,并結合臨床典型病例進行分析,旨在總結PAS的MRI診斷思路。

2024-09-06
藥品說明書是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包含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科學數據、結論和信息的法定技術文件,也是醫療機構醫藥人員安全、合理用藥所遵循的規范文件。
2024-05-16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規范臨床診療行為,促進醫療服務的標準化、同質化,衛健委組織制修定了《放射影像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
2024-01-06
指南框架的建議、評估、制定和評估分級 (GRADE) 中的 58 項指南和情境化標準的建議被用來針對 20 種情景中的成年人制定 85 項建議聲明。
2023-03-14
放療在腫瘤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放療給部分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放射性腸損傷是腹盆腔放療常見的不良反應,尤其是直腸的損傷。對放射性直腸損傷的發病率、風險因素和臨床癥狀的了解,有利于臨床選擇合
2023-02-28
放射性膀胱損傷是盆腔腫瘤放療后常見并發癥。關于放射性膀胱損傷的診療研究較少,國內尚無放射性膀胱損傷的診療指南或共識,國際上亦尚無受到廣泛認可的指南或共識。臨床醫生對放射性膀胱損傷的診療多基于各自的臨床
輔助放射治療(RT)和全身治療在子宮內膜癌治療中的應用,專家組建議根據患者的臨床病理危險因素給予RT(陰道近距離放療或體外放射治療[EBRT]),以降低陰道和/或盆腔復發的風險。
2021年12月,法國放射腫瘤學學會(SFRO)發布了放射治療在膀胱癌管理中的建議,文章主要針對膀胱癌的外照射治療的適應證和技術提供指導建議。
2021-08-04
隨著科技發展,核與輻射技術廣泛應用,輻射損傷時有發生。皮膚作為外界損傷作用于人體的第一道保護屏障,往往最先表現放射損傷的種種癥狀。本標準主要適用于職業人群放射性皮膚疾病的診斷和處理,對保障放射工作人員
2021-02-24
為推動和規范我國放射性體內診斷藥物的研發,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放射性體內診斷藥物非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見附件)。根據《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印發藥品技術指導原則發布程序
2019年9月,美國放射治療及腫瘤學會(ASTRO)發布了胰腺癌的放射治療指南,本文系統地回顧了在輔助性、新輔助性、確定性和姑息性治療下胰腺癌放射治療的相關證據,針對胰腺癌放射治療的適應證和技術考慮提供了指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