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
《亞太青光眼指南》是亞太青光眼協會自2003年開始,針對亞太地區的需求而組織制訂的青光眼指南。該指南制訂的目的旨在提高青光眼意識,并更新青光眼臨床知識,以提供青光眼診斷的合理依據以及高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法。2016年7月16日亞太青光眼學會(APGS)發布第三版亞太青光眼指南(APGG-3)。此指南距離第二版歷時八年,根據眼科學的發展適時修訂,具有很高的參考指導意義。
2021-06-01
2021年,歐洲青光眼學會(EGS)發布了第5版青光眼術語和指南。指南主要通過確定青光眼診斷、監測以及治療方面的關鍵問題評估現有的證據并提供指導建議。
2022-07-26
青光眼是一種醫學疾病,負責視覺的視神經的眼壓增加,導致周圍視力喪失,最終導致失明。它是60歲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亞型是開角型青光眼,視神經逐漸受損。這在歷史上被認為是由于眼內引流系統的問題
2019-05-30
目前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正常眼壓性青光ltll(NTG)的患病率達到1.o%,眼壓正常值劃分不當易導致誤診。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綜合近年NTG的研究進展和成果,以眼科循證醫學為基礎,對我國NTG的診斷及治療原則達成進一步共識性意見,以供臨床醫師在對青光眼進行診斷和治療時參考使用。
2020年11月,美國眼科學會(AAO)發布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管理指南,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成人視神經病變。本文主要針對POAG的管理提供指導。
2015年11月,美國眼科學會(AAO)發布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涉及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危險因素,臨床特征,臨床檢查,監測以及治療管理等內容。
2015年,美國眼科學會(AAO)發布了疑似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實踐指南,指南內容包括,疾病定義,疑似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臨床表現,患者人群,臨床目標,患病率,危險因素,診斷和管理等內容。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臨床難治性青光眼,目前國內臨床尚缺乏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共識性診療意見。為規范NVG的診療工作,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制定本共識,對NVG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與分期、治療目標和原則、治療流程提出指導性意見。
持續的青光眼護理由多個專業團體在廣泛的環境中提供,并由顧問眼科醫生提供不同級別的培訓、認證、經驗和監督。NHS 已經發展出多種護理模式。它們的范圍從使用多學科團隊的傳統顧問主導的醫院門診門診到基于診斷
2022-06-25
全軍航空航天醫學專業委員會根據“十三五”期間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全軍重大課題等系列研究成果,制定“軍事飛行人員開角型青光眼個別評定指南”,內容包括青光眼和高眼壓癥的診斷、治療、航空醫學關注點、醫學鑒定要求
2017-03-06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據中國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為2.6%,致盲率約30%。由于青光導致的盲是不可逆的,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2100萬的青光眼患者,產生近630萬盲人及超過1000萬的視覺殘障人士,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那么關于青光眼的診治又有哪些進展呢? 第三屆亞太青光眼大會(APGC2016)于2016年7月16日圓滿落幕,會議期間亞太青光眼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