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更新發布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篩查建議聲明。本文是對2013版建議聲明的更新。專家組通過總結當前證據指出當前的證據不足平衡評估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篩查的
2017-02-20
在2016年中華醫學會第11屆全國青光眼學術大會期間召開的青光眼學組會議上,針對眼顱壓力梯度國際專家共識和建議,在我國青光眼學組委員中進行了宣講和問卷調查。最終形成《我國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眼顱壓力梯度專家共識和建議(2017年)》。
2019-02-20
規范青光眼引流閥植人手術操作是提高該手術質量、減少和避免相關并發癥的重要舉措,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根據臨床實踐的反饋意見,對《我國青光眼引流閥植入手術操作規范專家共識(2016年)》進行了修訂,細化了該手術操作的具體步驟,采納了相應的改良技術,并補充了術后護理注意事項和相關并發癥的識別和處理,在進一步規范手術操作的同時,更強調圍手術期的處理,以期廣大眼科醫師能夠從中更為全面認識該手術,從
2016-06-30
青光眼引流閥植人手術是針對多次手術失敗的難治性青光眼進行治療的有效手術方式。手術操作過程較小梁切除術復雜,術后并發癥,如淺前房、引流管結膜面暴露、引流管口接觸角膜或被虹膜堵塞、引流盤位置前移等也較為常見。為了提高青光眼引流閥植人手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的專家經過討論,對青光眼引流閥(單盤閥)植入手術的操作規范達成共識。
2024-12-06
為規范自治區內青光眼篩查與診療工作,西藏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制定本共識,為高海拔地區青光眼篩查的模式、手段、路徑等提出指導性意見。
2024-10-24
浙江省醫學會及相關機構組織全省青光眼防治專家,討論形成了有關房角分離術的適應證、手術操作技術、圍術期管理及術后并發癥處理的共識意見,供眼科臨床實踐參考。
2016-08-25
2016年8月,英國視光師學院(CO)發布了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有:病因學,發病誘因,癥狀,征象,鑒別診斷,非藥物和藥物治療等。
2016-08-25
2016年8月,英國視光師學院(CO)發布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臨床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有:病因學,發病誘因,癥狀,征象,鑒別診斷,非藥物和藥物治療等。
2018-03-10
規范青光眼臨床診斷和治療描述性術語,僅僅是推動臨床診療用語標準化的第一步,如何在青光眼的臨床工作中規范使用描述性術語,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臨床醫師立即轉變多年不規范用語的習慣很難,將建議使用的描述性術語植入臨床病歷系統并進行推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同時,應重視描述性術語的動態性、可延續性和先進性,使青光眼臨床診斷和治療描述性術語的標準化能夠持續發展和完善。
2016-07-30
激光治療開角型青光眼最早由Wise和Witter在1979年提出,為氬激光小梁成形術(ALT)。SLT雖進人中國眼科臨床已10余年,但并未得廣泛開展,其中原因很多,如對SLT的了解不深人、對治療適應證掌握欠合理、使用的治療參數不一致以及對療效過于樂觀等。鑒于此,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針對SLT的適應證、治療參數、療效、影響因素、再次治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共識。
2024-08-31
西藏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制定本共識,對高海拔地區NVG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與分期、治療目標和原則、治療流程提出指導性意見。
2022年11月,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 (NICE)發布了內路粘小管成形術治療開角型青光眼指南。主要內容涉及內路粘小管成形術治療開角型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