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國際小兒耳鼻喉科小組(IPOG)發布了先天性氣管狹窄的評估和管理共識。先天性氣管狹窄是一種罕見但可能致命的氣道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嚴重程度以及合并癥會存在差異。因此對于這些患者的評估
過敏性鼻炎(AR)的治療目標是實現滿意的癥狀控制,以確保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多數AR患者都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本文主要針對AR的合理藥物應用提供共識指導。
2022-07-26
在嘗試抗生素、鼻內類固醇、全身類固醇和/或鹽水沖洗等藥物治療失敗的患者中,有必要對慢性鼻竇炎進行手術治療。傳統的功能性鼻竇內窺鏡手術(FESS)是一種在直接可視化的情況下打開并引流鼻竇空氣細胞和竇道的
2022-07-25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大流行的嚴峻局面,加強個人防護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一環。在疫情流行的現階段,以鼻腔為代表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預防與治療已成為防控重點,除了規范佩戴
2022-07-25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頭面部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包括耳廓形態畸形和結構畸形。隨著診療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標準化診療體系也在逐步建設完善。筆者團隊提出新的綜合性耳廓畸形分類、分型及分度方案。該
2022-07-21
2022年7月,法國耳鼻喉科學會(SFORL)發布了藥物誘導睡眠內鏡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的應用指南。本文主要確定了藥物誘導睡眠內鏡檢查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的適應證、麻醉以及操作
2022-07-2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是一種異質性疾病,70-80%的病例具有非解剖因素(咽部擴張異常、覺醒閾值低、高環路增益等),系統性解剖因素(肥胖、顱面骨尺寸、淋巴結過度增大和肌肉過度生長等)導致
2022-07-13
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 干眼(以下簡稱“本指南”)制定目的為進一步規范干眼中醫臨床診斷與治療,為國際中醫師臨床實踐提供干眼中醫藥治療策略與方法。
2022-07-13
隨著《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的發布和實施,申辦者應建立完善的藥物警戒體系,對臨床試驗期間的安全風險管理承擔主體責任。
2022-07-03
該共識專家認為:(1)鼓室內注射甲潑尼龍(ITM)對眩暈控制的療效優于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ITD),ITM有恢復MD患者聽力的可能性。(2)由于氨基糖甙類藥物的耳毒性,鼓室內注射慶大霉素(ITG)在聽
2022-06-14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是臨床上導致兒童早期聽力下降的常見疾病之一。由于兒童的咽鼓管調節氣壓的能力較弱,所以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患OME。根據流行病學
2022-06-06
兒童鼻炎及鼻-鼻竇炎主要包括急性鼻炎、急性鼻-鼻竇炎、慢性鼻炎、慢性鼻-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炎,俗稱“傷風”或“感冒”,主要是由病原菌侵入機體而引
2022-05-25
變應性鼻炎(AR)是特應性個體暴露于變應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 (IgE)介導的鼻黏膜慢性炎癥。目前AR的分類和診斷還存在一些爭議性問題,諸如分類標準、臨床檢查要點和診斷依據等。有鑒于此,中國鼻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