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J:急性肺損傷新機制的探索新的靶點?–?甘露糖-6-磷酸(M6P)
M6P與ASM競爭性結合CI-M6PR:M6P增加胞外ASM釋放;離體與在體實驗中M6P均降低肺內ASM與神經酰胺的含量。
MedSci原創 - 急性肺損傷 - 2025-03-19
好文推薦 | 外周血腦細胞來源細胞外囊泡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
本篇綜述首先概述了細胞外囊泡,同時對目前使用的用于富集外周血不同BCDEVs特異性分子標記物進行概述,最后重點介紹了外周血BCDEVs在CNS疾病中的應用,以闡明其作為生物標志物的潛力。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細胞來源細胞外囊泡 - 2023-11-12
從整體免疫腫瘤學的視角看TGF-β對癌癥免疫應答的調控
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是一種最有效和多效性的調節性細胞因子,它幾乎控制著腫瘤引起的免疫反應的每個階段,從初級淋巴器官中的淋巴細胞發育到次級淋巴器官淋巴白細胞的啟動。
小藥說藥 - TGF-β,免疫腫瘤學 - 2022-11-23
2022年國自然放榜!最新情況,獨家揭秘!獨家解析!獨家榜單!華西醫院依然堅挺!
9月8日,焦急地多等了20多天,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終于出爐了。
網絡 - 2022-09-09
Nature:世紀難題被破解!二甲雙胍靶點被林圣彩教授揭密!
二甲雙胍在臨床上一直被譽為神藥,最早從山羊豆中分離并合成,是山羊豆堿(galegine,異戊烯胍)衍生物,自從1957 年上市后,歷經 60 多年的發展,至今不僅作為一線降糖藥在使用,也是真正的糖尿病
MedSci原創 - 二甲雙胍 - 2022-02-24
默沙東治療新冠肺炎口服特效藥Molnupiravir取得良好效果,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未來可能是治療新冠的決定性藥物之一
對抗新冠病毒,疫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就目前而言,疫苗仍然無法100%預防感染,因此,仍然有很多的新感染人群。因此,治療性藥物也成為對抗新冠肺炎的重要組成部分。
MedSci原創 - 新冠肺炎 - 2021-10-02
Celltrion的COVID-19治療抗體CT-P59已完成全球臨床試驗,立即向韓國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許可並在全球展開申請程序
- 順利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 … 今日已向韓國食藥署遞交緊急使用許可申請書 - 以臨床試驗結果爲依據,爲了於2021年1月份申請美國、歐洲緊急使用許可,與FDA、EMA進行協商
國際文傳 - 新冠 - 2021-01-05
一文看遍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 (ASCO)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第55屆ASCO年會繼續相聚芝加哥,今年會議主題是: ASCO內容太多,這里只能點到為止。依個人興趣挑了幾個重點內容: 1.POLO研究,轉移性胰腺癌的靶向(生殖系突變)治療第一次獲得成功。 2.ANNOUNCE研究,二期和三期數據嚴重不一致,導致Olaratumab很快被撤銷,值得仔細反思。 3.CD38是IMiDs
生物制品圈 - ASCO,腫瘤 - 2019-06-09
Oncotarget:小分子SI113與有絲分裂紡錘體毒素能夠協同阻止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致命的一種腦部腫瘤。 即使最先進的GBM治療方法也不能確保控制以高突變頻率為特征的疾病的復發。為了尋找新的治療方法,意大利的研究人員評價了癌癥藥物庫的化合物對ADF GBM細胞的作用,以探究這些小分子化合物是否能夠提高腫瘤細胞對有絲分裂紡錘體毒素的敏感性。
MedSci原創 -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紫杉醇,SI113 - 2017-12-21
CD73在腫瘤免疫微環境中的研究進展
CD73是胞外5'-核苷酸酶,由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錨定于細胞膜外表面,CD73分子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呈現高表達,不僅參與嘌呤核苷酸的代謝和補救合成途徑,而且作為一種重要的免疫信號負調控分子,通過催化免疫抑制性介質腺苷
腫瘤研究與臨床 - CD73,腫瘤免疫,免疫微環境 - 2019-02-0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