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必讀:多圖快速掌握熱性驚厥最新管理實踐
文章講意大利學者總結兒童熱性驚厥管理建議,要區分類型,發作超 5 分鐘用苯二氮卓類藥物,還提及危險信號、家長知識等。
兒科學界 - 管理,熱性驚厥 - 2025-04-08
Phytomedicine重磅發布:桔梗多糖雙管齊下,腸道菌群代謝雙重抑制,有效抗擊高脂肥胖!
論文深入探討了PR多糖(PG1、PG2)在抑制HFD誘導的肥胖進展中的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肥胖,桔梗根 - 2025-04-08
【醉翁之藝】圍術期器官保護之五:組蛋白H3K18和Ezrin乳酰化促進膿毒癥相關急性腎損傷的腎功能障礙
研究揭示SA-AKI中乳酸與組蛋白H3K18la及非組蛋白Ezrin乳酰化修飾相關,其激活RhoA-ROCK1-Ezrin信號通路致腎損傷,抑制糖酵解有望改善腎功能,為SA-AKI治療提供新思路。
古麻今醉網 - 膿毒癥相關急性腎損傷,組蛋白乳酰化 - 2025-03-30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團隊《Nature NBE》:通過mRNA技術在體內編程耐受性抗原提呈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團隊將mRNA技術拓展至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通過優化LNP遞送系統,在體內“重編程”出tol-APCs,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潰瘍性結腸炎模型中展現媲美臨床藥物的療效,具有極高轉化價值。
BioMed科技 - 自身免疫疾病,mRNA技術 - 2025-03-30
白癜風免疫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細胞免疫中,多種T細胞、樹突狀細胞及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等發揮作用。體液免疫中,存在自身抗體和抗原,干預免疫機制或成治療方向。
海龍話皮 - 白癜風,免疫發病機制 - 2025-03-28
震撼發布!吉林農大&沈陽農大聯手揭示:靈芝多糖優化腸道菌群,有效抵御動脈硬化侵襲!
研究論文探討了GTP-2抗AS的相關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動脈粥樣硬化,靈芝酸性多糖 - 2025-03-25
重大發現!西北大學揭秘人參皂苷Rh4如何通過腸道菌群抑制腸癌!
論文探討了Rh4對CRC的影響及其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抑制CRC的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結直腸癌,人參皂苷Rh4 - 2025-03-21
CAR-T之父Carl June教授:從概念到治愈,CAR-T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CAR-T 細胞療法革新癌癥免疫療法,源于免疫療法發展,經多階段演進。其歷經多代創新,在血液瘤和實體瘤等治療中取得進展,也用于非腫瘤疾病。現面臨生產和安全等挑戰,下一代技術有望解決,前景可期。
聊聊血液 - Car-T細胞療法,過繼細胞療法 - 2025-03-21
Cancer Cell?| HIF-1α:解鎖腫瘤銅死亡抵抗之謎
實體腫瘤中的低氧微環境顯著增強了腫瘤細胞對銅死亡的抵抗性,限制其臨床應用。該研究揭示了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在調控腫瘤細胞銅死亡抵抗中的關鍵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
MedSci原創 - 缺氧,HIF-1α,銅死亡 - 2025-03-19
Nature:顛覆百年認知!肝臟"纖維化元兇"竟是代謝再生總指揮
《Nature》研究發現肝星狀細胞(HSCs)通過分泌 RSPO3 調控肝臟分區、大小和功能,顛覆傳統認知,其或成肝病治療關鍵,也面臨諸多挑戰。
生物探索 - 肝星狀細胞,RSPO3 - 2025-03-17
肖鵬/王凱/曹倩/王青青《自然·通訊》:發現IL-16調控腫瘤微環境T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交叉互作新機制
浙江大學醫學院肖鵬等人研究揭示 IL-16 可調控腫瘤微環境中 T 細胞 - 巨噬細胞 - 肥大細胞交叉互作。IL-16 能抑制腫瘤生長,協同 PD-L1 單抗提升免疫療效,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新思路。
BioMed科技 - 腫瘤微環境,IL-16 - 2025-03-13
Cell子刊:利用新型降解劑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提供潛在新方案
作者開發了一種選擇性Aurora-A降解劑HLB-0532259能夠靶向誘導N-Myc降解,并在治療MYCN擴增的神經母細胞瘤方面展現出良好的療效。
兒童腫瘤前沿 - 神經母細胞瘤,HLB-0532259 - 2025-03-12
STTT:突破實體瘤治療困境,曹雪濤院士團隊發表論文揭示CAR-NK細胞療法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通過Neo-2/15優化CAR-NK細胞的代謝功能,能夠顯著增強其在代謝不良的腫瘤微環境(TME)中的活性。
醫悅匯 - 實體瘤,CAR-NK細胞療法 - 2025-03-0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