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反饋:問診了有十個醫生,全部考慮肺癌!這個8年了的結節,我在糾結中也選擇建議其切了,結果良性?!
44 歲女性發現肺結節 7 年,找 10 位醫生咨詢均認為是癌,作者起初判斷存炎性可能,后又建議手術。術后病理為慢性炎,作者反思了混合磨玻璃結節診斷等多方面問題。
問診分析:這個右上肺空腔型占位性病變上海兩大最大專科醫院一說肺癌一說感染,而我說……
53 歲女性因咳嗽近三周、胸部 CT 示右肺上葉空洞病變,于多地醫院就診,不同專家意見不一。作者根據影像特點判斷基本為中低分化肺癌,指出頂級醫院誤診意外,感慨醫療現狀。
2025 韓國指南:特發性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的診斷和管理
特發性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iNSIP)在組織學上是通過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的模式來確定的。一旦排除了繼發原因或潛在疾病,診斷iNSIP是可行的。本文主要介紹了iNSIP診斷和管理的相關內容。
病例分享:那是一抹淡淡的磨玻璃影,卻必是肺癌!
通過分析一 74 歲患者肺部陰影影像,基于密度、邊緣、血管及整體表現等特征,判定為早期肺癌。綜合患者年紀、病灶位置等因素考慮手術方案,術后病理證實為浸潤性腺癌。
問診分析:三次網絡咨詢,原來明顯像肺癌而我建議其隨訪的結節哪去了?
一位61歲女性2022年起多次就肺部結節向醫生網絡問診,最初結節似腫瘤范疇,后結節變為纖維條索影,經詢問得知患者2023年10月已對結節消融,醫生強調咨詢應提供關鍵治療信息,并對該消融合理性存疑。
ATVB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郝盼盼教授團隊揭示MrgD調控肺動脈高壓的新機制
該研究利用MrgD敲除小鼠構建了全新的PAH動物模型,并通過多維度研究首次闡明MrgD通過AKT-MAZ-PIM1信號軸調控缺氧性PAH的分子機制,為PAH提供一個新的預防和治療靶點。
《新生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4)》解讀
對新生兒MPP的臨床特點、實驗室檢測、診斷要點及治療干預給出了更詳細的建議,以期降低MPP對新生兒的危害、改善疾病預后及提高生存質量。
全程一次用藥!中國首個自主研發PA抑制劑獲批上市
2025年3月2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準青峰醫藥集團下屬子公司科睿藥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抗流感藥物瑪舒拉沙韋片(商品名:伊速達®)上市,獲批適應癥為既往健康的12歲及
非小細胞肺癌三級淋巴結構評估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5版)
本共識圍繞NSCLC TLS的定義、臨床意義、檢測內容及評估方法等基本要點,結合相關研究和中國臨床實踐,為臨床TLS評估及應用提供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議,以提高臨床醫師及病理檢測診斷人員對TLS的認識。